首页
>新闻资讯>奋斗者之声
【综合】冰雪映初心 技术向未来

  自上世纪60年代中国能建西南院便开始了导线覆冰观测工作至今已先后在云、贵、川、渝、藏、鄂、湘、宁等多个省份的重冰线路中建立了200余个观冰站(点)开展了系列覆冰观测研究为覆冰区域线路的经济建设与可靠运行提供防冰、抗冰保障。

  忆往昔 峥嵘岁月

  1982年,为保障二滩送出线路工程(二滩-自贡500千伏输电线路)安全运行,一群“一无所有”的技术人员来到了大凉山海拔3000米的黄茅埂上。这里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繁,生活原始落后。这群技术人员克服技术空白难题,肩负改革创新使命,用大卡车载上水泥、铁架和塔吊,日以继夜、齐心协力建成了我国第一座专业的覆冰观测和研究试验站——黄茅埂站。


黄茅埂观冰站

  黄茅埂观冰站架设了3档试验线路、一座23米高雨凇塔,并在周边设置了20余个覆冰观测点,连续开展了16年的覆冰与气象要素观测工作,获得了各类数据近120万组。



  黄茅埂观冰站的设立为二滩送出工程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使二自线在基础、杆塔、导地线等方面共节约投资上亿元。如今,二自线扛过了一次又一次寒冬的考验,目前已安全运行20余年。


二滩-自贡500千伏输电线路


  风雨同舟36年,黄茅埂站观测数据成功应用于多条高海拔、重冰区输电线路工程。其成果“黄茅埂观冰站重冰线路冰棱观测和抗冰试验研究”于1995年12月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我国电力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看今朝 风华正茂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蓬勃发展,西南院先后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以及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签订了数十项覆冰观测研究项目。

  如今,“一站多点”的覆冰观测模式,已逐渐应用到云、贵、川、渝、藏、鄂、湘、宁等多个省份,西南院相继布设了200多个覆冰观测站(点)。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拓展,承担了多条特高压线路工程的勘测和覆冰观测研究工作,成功解决了输电线路高海拔、重冰区的难题。



  依托西南院覆冰测试与研究中心,在大量覆冰观测资料的基础上,西南院开展了系列覆冰勘测与应用技术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科技成果。

  目前,已系统地建立了适合我国输电线路抗冰设计要求的覆冰观测技术方法;建立了完整的覆冰勘测、计算与设计冰区划分技术方法;建立了基于水汽压和能见度的覆冰概念模型和区域覆冰数学模型;开发了覆冰自动观测系统与数字冰区划分系统软件;研究编制完成了区域覆冰分布图。逐渐形成了覆冰观测、冰区划分、覆冰数值模拟三大核心竞争力。相关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青藏±400千伏、贵广、德宝、溪广、金中等多条±500千伏和云广、向上、溪浙、锦苏、糯扎渡送出、滇西北送出、乌东德送出、白鹤滩送出、雅中-江西、酒泉-湖南、锡盟-江苏、上海庙-山东等多条±800千伏直流线路的覆冰气象条件设计中,培育并造就了西南院在抗冰勘测设计技术领域的核心地位。

  展未来 大有可为

  随着覆冰自动监测仪的成功研发西南院覆冰研究即将开启新的纪元。该成果由西南院自主研发,相较于传统人工观测,其在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稳定性、适用性、便捷性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的优势。


在高寒高海拔环境下平稳运行的覆冰自动监测仪

  未来,该成果可应用于架空输电线路规划、设计、运维等各个阶段,也可应用于覆冰成因、覆冰分布及覆冰模型研究中。

  此外,基于覆冰自动监测仪,西南院覆冰测试与研究中心正在积极探索“云+端+服务”技术新模式。既发展观测设备“端”数据采集和传输技术,实现远程互联互通;又发展数据接收处理中心级的“云”技术,利用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数据的远程接收、数据融合加工处理;同时大力拓展服务内容,在人工智能方向继续深挖,赋予自动化更多智能思考和运算,力求提供集监测、预测、预警于一体的“智能化”覆冰观测服务。

  从“人工观测”到“自动化观测”再到“智能化观测”覆冰勘测与应用技术研究未来可不再

  多少青春已不在,多少情怀已更改。然而观冰人却从未停止脚步,走过了平凡的历程,取得了不的凡的成就,一代代地传承,才有了现在国内首屈一指的覆冰研究团队。这其中有汗水、有眼泪、有笑容、有喜悦,有太多人默默付出的背影。一路走来,每一个坚守的西南院人,都是一个故事,每一份执着的付出,都是西南院人爱岗敬业的展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