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媒体聚焦
四川工人日报:千里送绣种希望 下足功夫扶真贫
 

  1114日,雷波县桃园新村里的彝绣坊特别热闹,一群人围着蜀绣样品议论纷纷。苏呷也在其中,她作为彝绣产业的致富带头人,也是这间彝绣坊的负责人,面对眼前的蜀绣,她看得比其他人都要认真。这些蜀绣样品,是中国能建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从成都赶了6个多小时的汽车专程送过来的。为何会送蜀绣样品到村上?这事还得从上个月说起。

  新村的产业如何发展、自身“造血”功能如何形成长效?这是中国能建西南院驻村扶贫队员始终在思考和关心的问题。1011日,中国能建西南院主要负责人率工作组到桃园新村调研,推进公司定点扶贫工作。没有听过多的汇报,也没来得及休息片刻,工作组一行径直走进村上产业扶贫的重点项目彝绣坊,与苏呷和她的工友们交谈起来。

  有外面的人到村上,苏呷习惯带着拘谨的笑容,话语不多。但今天与往常不同,她知道,眼前这一行人帮村里做了很多好事、实事---为刚从山上搬下来的贫困户添置生活必需品,给贫困家庭的孩子们发放助学金,为村里修建兔圈帮助村民共同致富,购买老乡们的农副产品等等,就连眼前这个彝绣坊,也是他们捐钱修建的。对村里人来说,中国能建西南院人早已被他们当作亲人。

  彝绣坊建设过程、生产规模、产品种类……苏呷的话题滔滔不绝,但似乎总有一个话题没有点到。现场调研快要结束的时候,工作组终于忍不住问到,彝绣坊目前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感觉产品不怎么好卖。”苏呷和她的工友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出了这个最关键的问题。

  在接下来的交谈中,结合彝绣坊的运营现状,驻村扶贫队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能不能学习借鉴蜀绣的先进经验,先提高彝绣坊产品的质量,增加产品的种类,再想方设法打开销路。这个想法当即得到了工作组的认可。“我们帮你们想想办法,丰富产品种类,增加一些业务量,尽快送一些蜀绣样品过来,你们研究琢磨一下,有了想法和思路后再试着生产,等产品成熟后,我们可以在销售方面再帮你们想办法。”听到工作组的话,苏呷和她的工友们眼前一亮。

  短短一个月,蜀绣样品就送到了村上。于是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眼前的蜀绣样品,针法细密、缝角平齐、色彩明快。“做得太好了,我们的彝绣也要这样,要做得更好看。”苏呷和工友们细细品看,并由衷地赞叹。在彝绣坊的工作间,中国能建西南院的工作人员仔细查看现有产品,并与蜀绣样品认真比对,为苏呷他们提出了很多建议。苏呷努力地记住每一条建议。她知道,这群人是在用真心、用真情为彝绣坊谋发展,帮他们脱贫致富。

  蜀绣样品送给了苏呷,留在了彝绣坊,种下了新村产业发展的新希望。伴随着老乡们的依依不舍,在一声声的“卡沙沙”(彝语,谢谢的意思)中,车辆缓缓地离开了新村。车子路过一个巨大的宣传牌---“下足‘绣花功夫’打赢脱贫攻坚战”。大家相视一笑,这一次,真为“绣花”而来。


 (报道来源:《四川工人日报》2019年11月27日,第二版)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